第十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舞蹈場地會開幕 促兩岸易學文明交通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孔子二五七三年歲次癸卯三月初五日壬子
1對1教學 耶穌2023年4月24日
第十屆舞蹈教室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4舞蹈教室月22日在山東濟南開幕。梁犇攝教學
第十屆海峽教學場地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4月22日在山東濟南開幕。來自北京年夜學、清華年夜學、山東年夜學、山東社會科學院、臺灣中心年夜學小樹屋、臺灣師范年夜學等數十所兩岸高校及會議室出租科研院所的近200名專家學者參會,圍繞“易道生生,年夜道和合”的主題,為兩岸易學融會發展建言獻策,促進兩岸易學文明交通與發展。
據主辦方介紹,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系列交通活動創辦于1993年,由有名易學家劉年夜鈞和時任臺灣中華易經學會理事長的邵崇齡配合開創。該研討會樹立起了兩岸易學界雙向舞蹈教室交通的固定機制,每兩年一屆,在兩岸輪流舉辦,至今已有30年歷史。
本屆研討會自公布投稿邀請以來,兩岸易學研討者廣泛積極參與,共收錄158篇參會論文,1對1教學涵蓋了易學傳統研討的方方面面,并延長到廣義的文明研討跨界領域。
圖聚會場地為臺灣中華易經學會榮譽理事長邵崇齡致辭。梁會議室出租犇攝共享空間
當天,臺灣中華易經學會榮譽理事長邵崇齡列席開幕式并回顧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創辦30載的相關經歷。他表現,1993年以來,研討會在海峽兩岸輪流舉辦,開啟了兩岸學術會議的先河。“無論是曾經參與海峽兩瑜伽教室岸《周易》學術研討會的學家教者,還是曾經參加海教學場地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的青年才俊,他們都已成長為兩岸易學界的代表人物。研討會在一代代接續中傳承發展,歷久彌新。”
“此次研討會特別設置的青年專場,恰是易學‘生息不斷’這一發展理念的生動體現。”臺共享會議室灣舞蹈場地中心年夜私密空間學中文系特聘傳授兼儒學研討中間主任楊自平通過視頻致辭說,《周易》所體現的一些思惟為平易近眾供給了安頓身心的嚴重聰明及氣力。該研討會為促進兩岸易學文明交通搭建了學術平臺,等待兩岸易學交通“生息不斷”。
“易學共享會議室作為兩岸文明之根、文明之源,需瑜伽場地求兩岸學者配合往呵護、往澆灌。”山東年夜學易學與中瑜伽場地國現代哲學研討中間常務副主任、中國周易學會會長李尚信表現聚會場地,本屆年夜會的主題是“易道生生,年夜道和合”。“生生”是宇宙的效能,也是《易傳》的焦點內容,“和合”是實現生生的主要保證。“依照易學的觀念,人生活著的感化與價值在于參與宇宙性教學場地命的化育,成績性命及其意義。這樣的觀念,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需求我們隨著時代的發展往轉化創新。”
圖為山東年夜學易學與中國現代哲學研討中間常務副主任、中國周易學會會長講座場地李尚信致辭。教學梁犇攝
山東年夜學校長助理、青島校區黨工委書記邢占軍說,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是山年夜易學中間歷時30年打造的brand學術會議交流,希冀本屆研討會將“生家教生之謂易”等傳統易學命題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將“生生”哲學提舉為中華文明的文明精華和文明互鑒的哲學主題,將“和合”聰明闡釋為人類命運配合體的價值基礎。
據悉,本次研討會由山東年夜學易個人空間學與中國現代哲私密空間學研討中間、中國周易學會、《周易研討》編輯部主辦,臺灣中華易經學會、臺灣舞蹈場地中心年夜學文學院儒學研討中間協辦。
責任編輯:近復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