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浙江督軍時的呂公看
呂公看(1879-1954),原名占鰲,字戴之,浙江永康人。收復會會員,辛亥反動志士,浙江汗青上第一任省長。作為政治運動家、一代鄉賢,呂公看無愧于“浙東健兒”的稱讚。
清光緒五年仲春初八日(1879年2月28日),生于永康縣西鄉三十里坑橫溪莊(今永康市花街鎮新溪村)。父呂春梧,半商半農,有衡宇五所,田一百二十畝。呂公看八歲收私塾。光緒二十五年(1899),中生員。兩年之后,補廩生,先后在橫溪、易川設館授徒。
光緒三十一年春,讀到梁啟超編《新平易近叢報》,痛感清廷腐朽,萌生平易近族主義思惟,打算外出肄業,以追求救國之道。至杭州,進金衢嚴處四府公學肄業。三十二年,以縉云呂逢樵、丁載生之介,結識秋瑾、徐錫麟,更名公看,參加收復會。遂棄廩貢生活,求進浙江撫署衛隊從戎,其報告有云:“揆之初度,本自桑弧蓬矢而來;念厥前程,還當馬革裹尸而往。”(全文未詳,轉引自《呂公看親筆稿》)經浙撫張曾敭首肯,得進撫署衛隊,在隨營書院當學員。即應用同親關系,在撫署衛隊、隨營書院與浙江新軍中機密睜開反動運動。三十三年春,浙江遴派四十人進保定陸軍速成書院(保定軍校前身)速成科,呂公看、童保喧、張鴻翔等均在內。蒲月十二日,呂公看一行搭船離杭,十四日至滬,越日先容童保喧、張鴻翔等,訪秋瑾于上海女報館,童保喧等一并餐與加入收復會。六月初六日,秋瑾捐軀于紹興古軒亭口,童保喧等聞紹興知府貴福搜出黨人名冊,整天不安,呂公看死力慰勉,其后政府不了了之。七月進堂,第一學期為通俗班。年末分班,習炮科。
宣統元年(1909)結業后回浙,由督練公所派為第八十二標第二營見習官。同年冬,廣西籌備新軍,呂公看應召前去省會桂林,歷任兵備處軍事科、考功科、司理科科員,與尹昌衡、覃鎏鑫、趙正同等人開辦《指南月刊》,機密宣傳反動。因涉諷刺被查封,改出《熏風報》,又遭封鎖。再改名《南報》,復被查禁。是時廣西巡撫為張叫岐,對呂公看嚴加監督,遂告退,隨冷遹離桂林至噴鼻港,會見聯盟會擔任人黃興、胡漢平易近、趙聲等。二年秋,前往杭州,任督練公所司理科科員,擔任財務及統計等任務。在浙時與廿一鎮八十一標代表標統朱瑞等重整收復會,以太廟巷居所作為黨人機密聯絡點。三年春,升任第八十二標第二營督隊官。
一九逐一年十月旬日(辛亥八月十九日),武昌反動軍興,是時呂公看因事晉京,聞訊趕返杭州。十月十三日,與陳其美、褚輔成、童保喧、朱瑞等在西湖白云庵密議,決議分撥王金發、姚勇忱、呂公看等分往紹興、寧波、臺州、金華各屬聚集同道來杭起事。同日,列席收復會在城隍山四景園召開之機密會議,會上與朱瑞、顧乃斌、韓肇基、朱健哉等即席決議:(一)浙江起義時,推湯壽潛為都督,以資號令;(二)促王金發速返紹興謀自力,并由呂公看至縉云促呂逢樵密運反動步隊往富陽自力,誘杭州駐軍馳援,以分其眾,以便杭州易于發難;(三)決議新歷十一月九日(農曆玄月十九日)為發難每日天期,呂公看于發難前回杭協助一切;(四)派褚輔成赴上海,機密運手槍二百支來杭。會后,呂公看即離杭停止。
十一月四日(玄月十四日)破曉,反動黨人在杭州提早起事,拘浙江巡撫增韞,舉湯壽潛為都督。越日,呂公看聞訊,雇快船趕返杭州教學場地。七日,在浙江姑且參議會第四次會議上,呂公看提議浙江應即收兵防禦南京,以便平易近軍底定江南,穩固浙江收復后的局面。與會諸人委托呂起草發動打算。呂公看草就發動打算后,即交姑且參議會審議經由過程。姑且參議會派朱瑞任浙軍攻寧支隊支隊長,呂公看任浙軍攻寧支隊顧問長。十九日,呂帶顧問、從軍各一人,副官兩人赴上海,向江南制造局交涉,領到最新過山炮四尊,編進支隊,并為浙軍過境設營方便計,留副官一人在滬聯繫,一面佈告滬軍都督陳其美、吳淞都督李燮和速籌收兵會攻南京。以浙軍動身期近,親至無錫采購糧秣,并偵查敵情。江浙聯軍士氣昂揚,經烏龍山、幕府山、孝陵衛和天保城等屢次作戰,十仲春二日霸佔南京。呂公看提出伺機擴大浙軍實力,增編新兵兩師,可為攻寧官兵之酬功憑藉。但沒有被采納。五日,以朱瑞短于遠謀,坐掉良機,頓萌消極之心,以告假養病為由,離寧返杭。
一九一二年一月,中華平易近國姑且當局在南京成立。由于呂公看在收復杭州、南京之役的凸起表示,得以鋒芒畢露,任浙軍第十一協協統(旅長)。七月,前浙軍攻寧支隊長朱瑞接蔣尊簋任浙江都督,浙軍改稱第六師,朱瑞兼師長。八月,呂公看繼任師長,仍兼第十一旅旅長。玄月二十八日,授陸軍中將。一九一三年,“二次反動”產生,任嘉湖戒嚴司令,駐嘉興。十一月初戒嚴,返杭仍任第六師師長。同年倡議成立浙江體育會,并開辦浙江體育黌舍,任會長兼校長。浙江體育黌舍是全國最早開辦的體育專門黌舍之一。一九一四年七月,轉任嘉湖鎮守使,駐湖州,師長交由葉頌清接替。一九一五年十仲春二十三日,袁世凱謀害稱帝,封爵呂公看為一等男爵,呂不為所動。同月二十九日,一等侯、興武將軍朱瑞電袁請早正年夜位。一九一六年四月十二日,浙軍第二旅旅長童保喧、省會差人廳廳長夏超級逐走朱瑞,宣布浙江自力,推浙江巡按使屈映光為都督,屈推脫不受,僅允以巡按使名義兼浙軍總司令,并密電袁世凱陳述。十四日,袁電復屈映光,加將軍銜,命兼署督理浙江軍務。十七日,屈映光改稱浙江都督。蒲月一日,屈映光派兵捕殺中華反動黨浙江司令夏爾嶼于杭州。屈映光言而無信,言論嘩然。五日,屈映光告退,眾舉呂公看為浙江都督,兼攝平易近政。呂公看履新后,立即組織浙江護國軍,呼應反袁護國活動。六月六日,袁世凱往世,黎元洪繼任。七月六日,黎元洪令改各省督理軍務主座為督軍,平易近政主座為省長,任呂公看為浙江督軍兼署省長,呂公看由此成為浙江汗青上第一任省長。
十仲春,與省會差人廳廳長夏超產生沖突。呂公看得國務總理段祺瑞之助,將夏超調任全省警務處處長,由傅其永(歷任浙軍攻寧支隊從軍、二十一團團長、憲兵司令官等職)繼任省會差人廳廳長,夏超不服,結合督軍公署顧問長周鳳岐等與呂抗衡,以差人欠餉為名,指使巡查隊長林文忠兇毆傅其永,全城差人罷崗,部隊共同,與警隊包抄柴木巷呂第宅,呂公看疏于防范,不上不下,自願頒發告退通電。一九一七年除夕,北京當局準呂公看辭本兼各職,并接收副總統兼江蘇督軍馮國璋的提名,以松滬護軍使兼第四師師長楊善德為浙江督軍,調參政院參政齊耀珊為浙江省長。呂公看遂于一月十二日、一月二旬日,接踵交卸督軍、省長職務。
呂公看掌管浙江軍政時代,廢止道制,裁撤機構,整理財務,與省參議會(不久恢復為省議會)竭誠一起配合,很想做一番工作。任內建立浙江修筑省道籌備處(省道處事處)、招勸華裔興辦實業事務處、浙西水利議事會、疏通西湖工程firm ,為推動路況扶植、成長水利工作、改良西湖周遭的狀況,更是多所策劃,不遺余力。其間約請孫中山、康無為、梁啟超級人來杭游歷,對于晉陞西湖與杭州的佳譽度,作出了盡力。由于任期只要長久的八個多月,難有高文為。
值得一提的是呂公看力推的“浙江修筑省道案”,先從干線進手,打算分四期修筑,為期四年八個月。
第一期,自省會經余杭、富陽、新登、桐廬、建德、蘭溪、龍游、衢縣、常山等縣,至江西玉山縣界,長五百九十余里(舊稱浙贛道路)。
第二期,自省會經蕭山、諸暨、東陽、永康、縉云、麗水、云和、龍泉、慶元等縣,至福建政和縣界,長八百六十三里(舊稱浙閩副線)。
第三期,自省會經蕭山、紹興、上虞、馀姚、鄞縣、奉化、寧海、臨海、永嘉、瑞安、平陽等縣,至福建福鼎縣界,長一千零十三里(舊稱浙閩正線)。
第四期,自浙余杭、臨安、於潛、昌化四縣,至安徽接壤之昱嶺關,長二百零二里(舊稱浙皖正線)。
十月二十七日此案提交省議會審查,立即經過議定創辦。十一月修筑省道籌備處正式成立,制定并公布《浙江修筑省道籌備處簡章》《浙江修筑省道籌備處盤纏規定》《浙江修筑省道收用地盤條例》等規章,并責成省財務廳于平易近國五年度預算案內先設定修筑省道費四十萬元,其余公款補貼及捐獻事宜另行準備。沿線各縣動員與查詢拜訪丈量任務隨后展開。
呂公看為何費盡心血,這般重視省道的扶植?
這與他對路況工作的理念互相關注。正如他在《浙江省議會第二屆第一次姑且會省長宣布政見》之時所誇大的:“總之,路況方便,則國民之退化易,社會之退化易,則各類實業之倡導亦易。故人通工作,列國皆以國度倡導,費出國稅。今中國上不克不及賴于國度,下不克不及托諸國民,只能由省妥籌,得寸則寸,得尺則尺。此公看所由有修筑省道案之提出。若浙江果有萬萬款儲以待用,何待公看倡導,今明知無錢而不克不及不死力求成,盼望未來之好處。惟尤須留意者,此種工作,非十年無可比擬,無可判定,惟看我浙人共策停止罷了耳。”遺憾的是省道尚未開工,呂公看已促卸任。
相隔多年,言論仍然賜與高度評價:“浙省創設省道之念頭,遠在平易近國五年間。時呂公看氏長浙,曾計劃全省設三年夜干線,以杭州為中間,一至江西之玉山,一至安徽之廣德,一至福建之浦城。另又分設幹線,聯絡省內各縣。路長數千里,需費數萬萬元,分年建筑,期以必成,誠一巨大工作。后以呂氏旋即往位,繼任當道以省庫支絀,結束停止。”(《浙省之省道縣道不雅》,原載《申報》一九二三年蒲月十九日)。論者感嘆:“浙江呂公看兼省長,準備省道,範圍宏遠矣。齊耀珊繼呂長浙,而所有的顛覆。”(歐滄《山西通訊》,原載《申報》一九二二年仲春十九日)。
一九一七年一月十九日,黎元洪任呂公看為將軍府懷威將軍。夏,府院之爭起,呂遠黎袒段。七月一日,張勛復辟,三日,段祺瑞馬廠誓師,收兵討逆,呂公看積極跟隨。十三日,廢帝溥儀第二次宣布退位。段祺瑞再度上臺,呂公看并未升引,遂閑居天津。其間,曾隨援川軍總司令吳光新進渝考核。
一九一八年四月,護法戰鬥時代,浙軍第一師師長童保喧率部進閩,助北軍攻粵,抨擊打擊潮汕。護法軍當局總裁岑春煊以呂公看與浙軍有淵源,派秘書長章士釗至津,邀呂公看赴粵同事。蒲月,抵達廣東潮州。六月,童部攻占廣東年夜埔、饒同等縣。七月,呂公看冒險至飛鵝嶺火線,策劃童部左路前敵批示、團長陳肇英南投,童聞報,匆忙命令北撤,粵軍乘隙追擊,光復掉地。八月旬日,軍當局命令防禦福建,以沈鴻英為總司令,下分三路,以靖國軍方聲濤為左路司令,桂軍劉志陸為中路司令,浙軍呂公看為右路司令。八月二十九日,任護法軍援閩浙軍總司令,設司令部于饒平縣黃岡鎮。一九一九年一月六日,任軍當局軍事委員會委員。次年七月,兼署軍當局顧問部長。
一九二〇年玄月,閩督李厚基以馬步云為總批示,派兵圍攻駐守安海的援閩浙軍,顧問長兼自力旅旅長蘇璋(伏波)中彈陣亡。一九二一年仲春下旬,陳肇英部在潮州為陳炯明部粵軍與北軍臧致平部合圍,經本地商會居間調處,自願繳械斥逐。呂公看以年夜勢已往,黯然分開廣東,經滬進京,旋蟄居天津。
一九二二年,與張紹曾、金兆棪、董其蕙等在津籌備男子儲蓄銀行,任董事長,運營年余,成聚會場地果因常務董事胡志侖與司理徐某通同作弊,銀行以周轉不靈開張。次年,與吳鼎昌、吳天平易近等集股,在北京向陽門外籌建賽馬場,因經費缺乏,亦未勝利。當時,湖州張淡如至津,建立北洋買賣所,堂弟呂臨權當掮客人,邀呂公看集股建立掮客號,不到三個月,亦回于掉敗。
一九二四年十月八日,呂公看與蔣尊簋、屈映光、褚輔成等在寧波組織浙江姑且自治當局,宣布自力。九日,因浙江第一師二旅旅長伍文淵否決,回于掉敗。十三日,寧臺鎮守使王桂林、第一師一旅旅長郝國璽逮捕伍文淵,推呂公看為浙江自治軍總司令,寧波再度自力。十八日,浙江第二師周鳳岐出兵攻占寧波,自治軍宣佈掉敗。
一九二五年仲春,姑且在朝段祺瑞在京召開善后會議,呂公看應聘為軍政門專門委員。蒲月,任姑且參政院參政。次年七月,北伐軍興,離津南回。一九二七年一月,北伐軍進浙,任江北宣撫使,受命招安雜牌部隊。不久往職。
隨后淡出官場,試圖在經濟與社會工作上謀成長。一九二八年,集資在上海開設永豫和記紡織公司。一九三二年一月,上海“一·二八事情”起,永豫公司因之開辦。三月,鑒于那時經濟發急、百孔千瘡的情勢,大志勃勃提出《開闢東南棉紡織業打算書》,表現了他追蹤關心國計平易近生的真知灼見。但限于諸多緣由,未能付諸實行。
一九三四年,至浙江昌化開采銻礦。一九三七年七月,盧溝橋事情迸發。八月七日在金華《浙東平易近報》頒發請纓通電。秋,礦場因日軍占領而開辦。十仲春,杭州失守,前往故鄉永康。
一九三八年春,任難平易近接濟委員會浙江省分會委員,省當局撥款十萬元,委托呂公看開辦難平易近染織工場,任總司理。
四月,擇定古鎮芝英創辦,收留大量難平易近,以速成方法,授予染織技巧。因難胞往來來往自若,時有增減,逐日多者五千人,少者二三千人,日出布二百匹。嗣以工人技巧成熟,日出布增至千匹,其產物年夜部供軍政部軍需局,一部則供給市場。在那時海口封閉之際,該廠對軍需供給及公民經濟進獻頗年夜。十月,浙江省當局委員會決議,將難平易近接濟委員會浙江省分會改組為浙江省振濟會,呂公看應聘為振濟會常務委員,難平易近工場正式改隸省振濟會,以呂公看為司理,黃人看副之。一九四二年蒲月,日軍抨擊打擊浙贛路,分兵占領永康,呂組織難平易近工場裝配機械裝備,步行南撤。十月,抵達新省會云和,居于赤石。是時該廠衡宇、機件,喪失極重,且原料起源中止,幾無法持續生孩子。為顧念難胞生計起見,呂公看仍竭力保持,該廠以浙江商業公司名義,與上海西北公司訂約,以桐油易紗,始得停工。嗣為順應周遭的狀況需求,增設煉油、化學、畜牧、電燈、醬油、番筧等分廠或工廠,增收難胞,并生孩子日用品,于接濟平易近生、穩固時局,均不無裨補。
一九四五年八月,抗克服利。難平易近工場職工以領土重光,紛紜返籍,工場遂告開辦,呂公看以掌管難平易近工場八年,自創辦至停止,產布二十八萬七千七百余匹;截至一九四三年,產紗二十余萬斤。將余款三百余萬元悉數交與省當局。
同年玄月,浙江省參議會成立,呂公看由永康縣參議會選為參議員,并膺選為副議長。一九四七年十月,與省當局委員兼平易近政廳長阮毅成、杭州市長周象賢等倡議,約定就西湖白云庵舊址扶植辛亥反動留念館,受推為準備主任,建筑經費由杭州市當局處理,design、施工,均責成杭州市工務局承辦。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三日,以戰時接濟難平易近有功,獲公民當局題頒“加惠義平易近”匾額一方。
一九四九年一月,呂公看任浙江戰爭增進會常務委員,與增進會同仁聯名致電國共兩黨魁首,盼望兩邊本日調派代表,以政治協商方法,處理國事,共謀戰爭。四月下旬,束縛雄師接近杭州,呂公看以省參議會副議長成分被推薦為杭州市姑且接濟會主任委員,杭州市參議會議長張衡、市商會理事長程心錦為副主任委員。姑且接濟會多方動員,并與省當局主席周喦幾回再三交涉,積極爭奪,為因應社會局面、安寧市平易近情感、維護城市舉措措施做了不少無益的任務。四月三旬日,省主席周喦登門約請呂公看全家前去臺灣,呂未應允。隨即稱疾躲進浙江病院。
蒲月三日,杭州迎來束縛。呂公看作為平易近主人士,悵然接收杭州市軍管會的約請,出任杭州市各界犒軍活動總會常務委員兼第七分會主任、杭州市國民成功折實公債傾銷委員會委員兼第五分會主任委員、杭州市彈壓反反動審查委員會委員、中國國民接濟總會杭州市分會副主席等職,爾后應聘浙江省政協委員,被選杭州市國民代表,表示了擁戴新當局的積極政治姿勢。
暮年撰寫《辛亥反動浙江收復紀實》《辛亥反動浙軍霸佔南京紀實》《呂公看親筆稿》等回想文章,為后人留下不成多得的一手材料。
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二日,呂公看因心臟病在杭州往世,享年七十六歲。
綜其平生,早年結納志士,努力于平易近主反動,冒險介入辛亥收復杭州、南京之役,為樹立平易近國,不屈不撓,多所貢獻。中年主政浙江,勵精圖治,為恢復社會次序、扶植城市路況、推動水利工作、吸引華裔興辦實業等,多方謀劃,惋惜限于任期,壯志未酬。抗戰時代,為接濟難胞,開辦難平易近染織工場,慘淡經營,支撐抗戰年夜業,厥功甚偉。杭州束縛前夜,以古稀之年,為緩解市平易近疾苦、穩固時局積極奔忙,深受社會各界贊譽。新中國成立之后,自動共同新政權任務,如贊成土改,支撐“鎮反”,傾銷公債等,有助于社會轉型,無不成圈可點。
呂公看著作散見遍地,生前沒有結集,病故至今年夜半個世紀,也未網羅成書。現將呂公看函電、飭、咨、呈、訓令、指令、布告(公布)、佈告、照會、批、委任令、牌示等,論文、祭文、列傳、壽序、序文、譜序、信札、回想錄、詩作、聯語等,盡能夠收拾收錄,既以保留文獻史料,亦用以告慰一代鄉賢。
前九卷,支出呂從政時代各類公函數以千計,按都督(督軍)兼署省長任期九個月,一個月為一卷,而鑒于篇幅關系,將此前第六師師長、嘉湖鎮守使、嘉湖戒嚴司令任內廣告、報告、講明、電函等二十通置于卷首。卷十,收錄援閩浙軍總司令、護法軍當局顧問部長任教學場地內的函電一組。卷十一,收錄論文、自述、列傳、序文、函電等六十多題(通),詩八題二十三章、聯語十三副,此中論十九路軍抗戰、開闢東南棉紡織業打算書、浙江省振濟會難平易近染織工場陳述書,以及回想辛亥反動與早年經過的事況的一組文章,尤其可貴。
註釋內,受文(函電、指令、訓令等)對象的回應版主或來件,收作附件。大批公函那時未零丁發布,從受文對象的報告或訓令中析出,酌情拔出響應地位。
附錄,包含聯署文章、同寅友朋函電、公文、媒體報道、時人日誌、留念文章等六部門,認為知人論世之助。此中附錄一,聯署文章,包含電報、信函、啟事、布告等,三十篇;附錄二,函電,一百七十通;附錄三,公文,七十七通。附錄四,報道,選自《申報》《平易近國日報》《時報》《至公報》《浙江日報》等,約五百五十條。附錄五,日誌,支出童保喧、張棡、徐永昌、符璋、譚延闿、鄭孝胥、黃秉義、許寶蘅、余紹宋、黃郛、邵元沖、陳訓慈、宋云彬、夏承燾、竺可楨等十五家日誌,兩百五十三則,此中童保喧、余紹宋兩家最多,各為一八〇則、三二則。附錄六,傳略,收錄留念或舞蹈教室先容文章一組十三篇。本擬將友朋唱和之作零丁編成“酬唱”一組,鑒于多少數字無限,只好變通,將黃元秀《送呂鎮守使赴湖州》、黃菊裳《與呂戴之省長津食客感次韻》、汾南漁俠《即席呈呂公戴之》、查人偉《自永康退卻至慶元途中》等六題,視道別樣的列傳資料,一并回進附錄六。此外,岑春煊、蔡元培、章太炎、張耀曾等聯名倡議的《呂鳳叫封翁暨元配馬太夫人七旬晉五雙壽征文啟》難以回類,權且編進附錄六,以殿其后。
卷后,重要人名索引,便于讀者覆按。
呂公看作為晚近浙江的一位代表人物,絕對而言,史學界于呂公看賜與的追蹤關心較少,這與他的汗青位置與社會進獻是很不相當的,本集的收拾與出書合法當時。
(本文為上海古籍出書社行將出書的《呂公看集》媒介,見報時有刪省,題目為本報編纂所擬)